文/參考及引用自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會理事蔡宏斌醫師2012年10月於正聲廣播電台接受之專訪
近年來台灣洗腎患者數量暴增,引起社會矚目與討論。
其實,洗腎是身體慢性病綜合的結果。由於現代醫療品質提升,老年人口存活率也大幅增加,人體老化的過程中,腎臟功能也跟著衰弱,成為洗腎的主因。不只是台灣, 這種情況也出現在美國、澳洲和紐西蘭,尤其以七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更加常見。
再加上現代人「吃太好」,大家吃的食物愈來愈高油、高糖、高脂肪和精緻化,導致糖尿病的產生,進而影響其他身體機能,也會讓腎臟產生負擔。
而台灣中南部務農人口多,因為體力消耗大,大家普遍會吃得飽又吃得鹹;再加上傳統觀念習慣收菜尾,造成肥胖的人口比例增加。這些原因綜合起來,都會讓腎臟面臨極大的威?。
另外,台灣民眾(尤其是偏鄉地區民眾)愛好食用地下電台廣告或是市場推銷的,筋骨痠痛和顧眼睛的產品。這當中有許多是未認證藥品,食用後多半會長久囤積在體內,累積下來很可能會對肝、腎造成傷害,可見用藥知識缺乏也會帶來的嚴重後果。相較來說,英國的藥品把關十分嚴格,國家衛教觀念的推動也相當普及,平常人想拿到一顆藥,若沒有正當理由都非常困難,這一點頗值得台灣學習。台灣需要更有力的行動起來,培養民眾正確的用藥知識,才是治本的方法。
同時建議民眾飲食應該改為少油、少鹽、少糖, 天天五蔬果,並培養運動的習慣,才能讓慢性疾病不易找上身。